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例?

南京衣服折扣店-南京商场衬衫定制店铺

中国消费者保护法上的欺诈行为与惩罚性赔偿

王卫国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一、前言

自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费者保护法”)于1993年10月颁布以来,有关消费者保护的诉讼和非诉案件急剧增加。据报道,1996年,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受理的消费者投诉案件总计达425,008件,是10年前的75倍。[1] 这些投诉涉及到质量、价格、虚假广告、假冒商品、计量和欺销等问题。其中,欺销案件上升幅度最大,为上一年的137.9%。[2] 在这类案件中经常适用的就是消费者保护法中最引人注目的条款——第49条,其条文如下: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正是这一规定在近几年里大大地激励了被称作“打假运动”的反欺诈斗争。适用这一规定的案件大量出现。在街头巷尾、新闻媒体、法院、大学课堂和政府机关,这些案件成了人们议论纷纷甚至争论不休的对象。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保护领域的一个热点。

当然,这仅仅是开始。要使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得到更有效地运用并促进消费者保护立法进一步发展,有一些法律问题需要加以澄清。为此,与澳大利益的经验尤其是与澳大利亚《商业法》(Trade Practices Act)第52条进行比较,是值得尝试的。[3] 澳大利亚《商业法》第52条的条文如下:

第52条 (1)企业不得在贸易或经营中实施误导或欺骗性的或者可能使人误解或受骗的行为。

(2)本节以下条文中的任何语句,均不得被推断地视作对前款之一般性规定的限制。

本文以下将首先介绍几个与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有关的案例,然后提出若干法律问题,采用比较的方法加以分析,最后在结语中提出一些评论意见。

二、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的有关案例

1.王海打假案

1995年春天,山东某厂的年轻业务员王海来北京出差,他偶然买到一本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书。他为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所吸引。为了验证这一规定的可行性,他来到隆福大厦,见到一种标明“日本制造”,单价85元的“索尼”耳机。他怀疑这是假货,便买了一副,找到索尼公司驻京办事处。经证实为假货后,他返回隆福大厦,又买了10副相同的耳机,然后要求商场依照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予以加倍赔偿。商场同意退回第一副耳机并赔偿200元,但拒绝对后10副给与任何赔偿,理由是,他是“知假买假”,“钻法律的空子”。王还感到愤怒。他相信自己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因而决心继续战斗。

同年秋天,王海再度来到北京。他光顾了多家商店,购买了他认为是假货的商品,经证实后便向商家要求加倍赔偿。多数商店满足了他的要求,但也有少数加以拒绝。

王海的举动被新闻媒介披露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反响。他被多数普通百姓甚至被许多经营者当作英雄加以赞誉,同时也使制假售假者感到震惊。1996年12月,中国消费者基金会向他颁发了奖金。

与此同时,王海的做法成了法学界争论的话题。有些官员和学者对此持批评意见。例如,国内贸易部的一位官员认为,以获利为目的购买假货再要求加倍赔偿的人不是现行立法范围内的真正“消费者”,因此“知假买假”的不能得到赔偿。在他的心目中买了东西并加以使用才是消费者,买了东西不用则不是消费者。[4] 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知假买假”的行为是不道德的,由此获得的利益属于不当得利。[5]

相反地,有许多法律工作者和学者支持王海的举动。他们指出,“消费者”一词是相对于“经营者”而言,任何与经营者进行交易的人,除了本身也是经营者的外,都应当被看作是消费者。他们认为,“知假买假”然后索取加倍赔偿的做法是符合道德的,因为它有助于打击假冒产品,因而有利于民众和社会。还有人认为,不能把索赔者的所得说成是不当得利,因为这种索赔是以法律的规定为根据的,况且,索取赔偿还要耗费大量时间、劳务和费用。[6]

1996年初,王海转战中国南方,在许多大商场买假索赔。但是,商家白眼相向,地方政府漠然处之,使他不得不无功而返。其中的教训,正如一些法律工作者总结的,在于没有运用法律诉讼的武器;仅仅借助于新闻媒体和舆论的压力是不够的。

1996年11月,王海在天津的一家法院成了胜利者。他紧随何山诉乐万达商行案(详见下文)之后,状告伊势丹有限公司销售电话有欺诈行为。结果,他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获得了加倍赔偿。[7]

2.耿某诉南京中央商场案

1996年春天,当王海在南京屡屡受挫的时候,一位姓耿的消费者在南京的某一法院也经历了相同的命运。1月4日,耿某在南京中央商场买了三套被标明为“羊绒衫”的“圣柏”牌保暖衬衫。在商场出具的发票上,写明了货品为“羊绒衬衫”,而事实上该货品的羊绒含量不到2%。第二天,耿某以衬衫不是羊绒,商场有欺诈行为为由,要求商场依照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支付双倍赔偿。遭到拒绝后,他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驳回了他的诉讼请求。法院认为,原告于1月4日在被告处购买之前,曾在另一家商场购买了同样的衬衫并获得了赔偿,故具有一定的商品知识。法院这样判决的另一个理由是,把含有2%羊绒的衬衫标作“羊绒衬衫”并无不当,被告并未构成欺诈行为。

一位青年学者,南京大学法学院讲师李友根,写了一篇论文对耿某诉南京中央商场案进行了评析。[8] 他提出了据认为在本案中十分重要的三个问题:第一,知假买假者是否属于消费者,是否有权获得消费者保护法的补救?第二,被告推销该商品的这种方式是否能够被认定为欺诈行为?第三,在原告得知实情的情况下,被告的这种方式是否仍然能够被认定为欺诈行为,因而能够适用消费者保护法关于加倍赔偿的规定?

李友根指出,在“知假买假者不为消费者”的判断中存在着一个悖论。如果知假买假者不是消费者,他就没有资格依据消费者保护法请求退货,那么他就只能使用它。而这样一来,他又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消费者。

李友根认为,认定欺诈行为的标准之一就是法律的规定。消费者保护法第19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根据纺织部的有关规定,羊绒含量低于5%的不可称为羊绒制品。而另一个标准是普通消费者(而不是专家)的认知水平。据此他得出结论,由于在一般消费者看来羊绒含量仅2%的衬衫不能被称作“羊绒衬衫”,该商场构成了欺诈行为。

3.何山诉乐万达商行案 何山是法工委的官员,参加过消费者保护法的起草工作。1996年4月,他在经营名人字画的乐万达商行购买了两幅画。这两幅画,一为独马,一为群马,是作为已去世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的真迹出售的。一个月以后,何山以“怀疑有假,特诉请保护”为由在北京西城区法院提起诉讼。1996年8月,法院作出判决,认定这两幅画为临摹仿制品,被告有欺诈行为,故责令被告按照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向原告支付双倍赔偿。[9]

这个案件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也引发了许多讨论。1996年10月,第二次“制止欺诈行为、落实加倍赔偿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在会上,如何正确理解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的立法原意再次成为中心话题。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宿迟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指出,对于消费者保护法第2条所说的“为生活消费需要”的含义不应作狭义的限制性解释,“消费者”一语按其原意不过是指生产者、经营者以外的人。[10] 他主张,凡是到商店购物的顾客,都应被视作是消费者;至于购买的动机和目的,可能涉及道德问题,但不属于法律问题。[11]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张家广根据他所在法院的审判实践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认为,只要商品经营者有欺诈行为,就应当适用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而消费者的购物动机则在所不论。[12]

宿迟先生对“欺诈行为必须是故意行为”的观点作出了回应。他指出,商家对其所经营的商品,在进货时有认真审查的义务,未尽此义务者在主观上至少属于放任态度,应被认定为故意。[13]

在何山诉乐万达商行案以后,许多以此为样板的案件诉至法院。但是并非所有的原告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下一个案件便是一例。

4.薛萍诉北京燕莎友谊商城案

1997年3月,薛萍在燕莎友谊商城购买了3尊秦始皇兵马俑。几天之后,她得知该兵马俑为仿制品,遂与商城进行交涉,要求按售价的一倍赔偿。遭到拒绝后,她以该商品没有任何足以表明其为仿制品的标示为由,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商城提出反诉,称原告在购买这些秦俑时已明知其为仿制品,其购买的目的是要获取双倍赔偿,因而构成欺诈行为。法院认为,原告本应知道她购买的这批货物不可能是真品,因为秦始皇兵马俑是国家禁止市场交易的珍贵文物。也就是说,正常的消费者在卖主既没有说明真相但也没有称其为真品的情况下,都应该意识到该货物是仿制品。另一方面,法院也认为,被告本应通过明示该秦俑为仿制品而对商品性质作出严谨、明确地表述,从而使任何人都不致发生误解。最后,法院判决被告给予退货,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诉讼费用双方各负担一半。[14]

三、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的法律分析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在一些主要方面至今尚无定论。人们已经发表的许多各不相同的见解当然很有价值,但大多数局限于对法律条文的解释。况且,我们应当意识到,我们所要作的并不仅仅是解释法律,而且是改革和发展法律。

就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而言,我要指出的是,在围绕以上案件所进行的讨论中,有一个重要的东西被忽略了,这就是该条文的性质,这本应成为论证推理的出发点。

1.性质和目的

在中国,人们已经公认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在性质上属于惩罚性赔偿规定,而且,它是中国第一个适用惩罚性赔偿的立法例。[15] 众所周知,在大陆法系,惩罚性赔偿从未被承认为民事责任的一种形式。我国的《民法通则》追随了这一传统,因而在该法中见不到惩罚性赔偿的规定。据认为,原则上,“民事责任以恢复被侵害的民事权利为目的”,因此,“民事责任的形式大多不具有惩罚性”。[16] 但是,有些民法学者坚持认为民事责任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通过制裁,遏制不法行为;另一方面,通过补偿,对受损害的权利加以补救。[17] 这一观点为承认惩罚性赔偿留下了余地。 这里要提到另一个因素是当今中国在“借鉴外国经验”中对各大法系的兼收并蓄态度。我们毫不犹豫地采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因为它符合我们社会的需要,而不管它是否与大陆法系的概念体系相一致。而且,我们是按照我国的社会条件来采用这一制度的,因此,我国现行法上的惩罚性赔偿与普通法系的惩罚性赔偿也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在普通法体系中,“惩罚性”赔偿指的是为惩罚他方当事人而判给一方当事人的赔偿金。这通常是法院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欺诈)于补偿性赔偿金之外适用的。“它不仅宣示了法院对被告行为的不认许,而且意在制止他重犯这种行为,并且有可能进一步地制止其他人效法这种行为。”[18] 科处惩罚性赔偿金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惩罚和制止”不法行为人。[19]

但是,在中国,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除惩罚和制止外)鼓励消费者同欺诈行为和假货作斗争。[20] 根据中外消费者保护运动的经验,这种鼓励对于惩罚和制止的目的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知道,在现代市场中,销售假货和实施欺诈行为的事件众多而分散。首先,由于这种行为发生的高频率,销售假货或者欺诈的提供服务的行为不仅是对个别消费者的私人利益的侵犯,而且是对全体消费者的共同利益的侵犯。在中国,消费者权利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权利,而不是单纯的私人权利。所以,消费者保护法上的欺诈行为是一种特殊侵权行为;对这种行为,法律应采取特殊手段来加以治理。 其次,由于这种行为的分散性,便存在一个“责任机率”问题。也就是说,在实践中,有大量的消费者基于种种原因而放弃了他们的请求权,这样,行为人因其不法行为而支付的成本便大大低于他们由此获得的利润,实施这种侵权行为便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勾当。惩罚性赔偿的规定可以提高行使请求权的案件数量和单个案件的赔偿数额,使“责任机率”上升,从而使不法行为人感到无利可图甚至反受其害。这样,就可以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 立法上采用惩罚性赔偿所考虑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请求人的成本。在法律实践中,受害的消费者所获得的补偿性赔偿金往往低于他们的实际损失。有一些成本,如为进行追索所付出的费用和时间、耗费的精力以及蒙受的焦虑等等,也很难通过司法程序获得补偿。这就是许多消费者不愿认真对待其权利的一个原因。惩罚性赔偿可望为请求人提供较充分的补偿。即使有人获得高于其实际损失的赔偿,这也不能说是不公平。这种收入可以被视作对他的打假行动的奖励,因为这种行动不仅对他自己有利而且对公众有利。这可以看作是“令售假者资助打假”的政策。 从表面上看,澳大利亚商业法第52条有很大的不同。正如福克斯(Fox)法官所指出的:“它并非旨在创建责任;更确切地说,它是要建立一种行为规范,凡不遵守此规范者将承担本法的其他条文或者一般法律所规定的后果。”[21] 但是,同中国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一样,该条文在司法实践中也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与之有关的的案件逐年上升。[22] 在笔者看来,该条文在实践中之所以行之有效是由于它的两个特点:第一,根据有关的解释,第52条是受侵权行为法的一般规则支持的。正如福克斯法官所说:“公认的概念,例如关于欺诈和出售假货的侵权行为的概念以及人们多年以来对它们作出的分析,可被证明是有助于依据第52条的案件的判决。”根据普通法,“在被告的行为是他为自己获取利益而故意为之,而这种利益可能大大超过他可能付给原告的赔偿的情况下”,法院有判令支付惩罚性赔偿的自由裁量权。[23] 第二,第52条中的行为规则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按照澳大利亚高等法院(High Court)的意见,“第52条没有一定的界限。”[24] “鉴于消费者保护构成第52条的核心,高等法院拒绝对该条文的适用范围划出明确的边界。”在这样的体制下,人们可以充分运用这一法律武器,因而对欺诈行为的有效的惩罚和制止是能够实现的。

2.适用范围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的适用范围显然不应当被限定为“购买并使用者”。购买者的动机并不是适用该条文时必须考虑的因素。无独有偶,澳大利亚商业法第52条也采取了类似的立场。据说,该条所关心的是企业对人们实施的行为,而他对这种的行为的唯一要求就是该交易必须具有贸易或商业的性质。[25] 至于与企业交易的人,探究他们是否为消费者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在该条文中根本没有出现“消费者”的字样。

的确,正如在上述案例中一些法官和学者所指出的,我国消费者保护法第2条不可被解释为对第49条适用范围的限制。澳大利亚商业法第52条第2款似乎也包含了同样的意思。该款表明,商业法对于援引其他条文的语句对该条第1款进行随意解释的做法保持着戒备状态。

在耿某诉南京中央商场一案中,法院以原告“具有一定商品知识”为由驳回其诉讼请求。这是非常奇怪的。如果法律的目的是鼓励人们同假货作斗争,它当然不会排斥那些具有进行这种斗争所必要的商品知识的人。难道法律预期那些对商品一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与售假者对簿公堂吗?这使笔者想起了英国法官在侵权行为法历史上有名的“蛋壳脑袋”案件中创立的一项规则:“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认识,以其所见者为限(The tortfeasor must take his victim as he finds him)。”[26] 这意味着,不法行为人没有资格对他的受害人吹毛求疵。显然,一个欺诈行为不会因为它被识破而变成正当行为。

3.对行为的定义

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的关键词是“欺诈行为”。与此相类似,澳大利亚商业法第52条以“误导或欺骗性的或者可能使人误解或受骗的行为”为核心,这一用语似乎经过了更为仔细和精确地推敲。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一下与“欺诈行为”的含义及其应用有关的一些问题,同时与澳大利亚商业法第52条的经验作一些比较。在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6年3月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以下简称“处罚办法”)第2条中,“欺诈消费者行为”被定义为“经营者在提供商品(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或者服务中,采取了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这一定义在司法实践中常常被参照引用。这里有若干要点需要加以澄清。

(1)行为的检验方法

根据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和处罚办法的规定,对“欺诈行为”应当以客观的方法检验和认定,即根据商家在出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时所采用的手段来加以判断。处罚办法第3条列举了一些典型的欺诈行为,其中包括:(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2)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3)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4)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5)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6)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等等。当然,还有销售假冒商品和失效、变质商品的行为,这些规定在该办法的第4条中。在实践中,所有这些行为都可以根据客观的事实(或者说,经营行为的外观)加以确定。

可以发现,澳大利亚法院在适用商业法第52条是也采用了客观检验法。法官们认为,“某一行为是否为误导或欺骗性是一个需要根据关于该行为及其关联事实与情况的证据来加以确定的事实问题。不论行为是否可能产生误解,只要所有的这些情况表明它包含或传达了错误的陈述,它就可以被归入第52条所称的误导。”[27]

(2)行为的结果

按照中国民法,从理论上讲,“欺诈行为”的概念有别于“因受欺诈而为的民事行为”。后者是指受害人的行为,而前者指不法行为人的行为;后者是由前者引起的。所以,在确定欺诈行为时,实际结果并不是必要条件。

虽然处罚办法第2条含有“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字样,这并不意味着要求有实际的损失或损害发生。只要商家的行为按其性质足以使消费者产生误解并且足以给他们带来某种不利益,它就可以被认定为欺诈行为。

在澳大利亚,商业法第52条的规定更为直接地表达了这种观点。“可能使人误解或受骗”这一提法本身就表明,“没有必要证明争议中的行为实际地使人上当受骗或者发生误解”。[28]

(3)主观要素

按照中国民法的概念,欺诈行为包括两个要素,一个是客观要素,另一个是主观要素。客观要素是指某种作为或不作为,如虚假陈述,或者隐瞒实情。主观要素是指实施这种作为或不作为时的故意。如果一个人知道他的陈述或隐瞒将会损及他人而立意为之,就构成故意。

就消费者保护法上的“欺诈行为”而论,主观要素是否为必要的问题是值得研究的。法学界有些人士认为,商家进货的疏忽大意应当被认定为故意。这种说法既不确切也无必要。根据消费者保护法的立法政策,第49条规定的欺诈行为的民事责任应当被理解为一种无过错责任(或者说严格责任)。这种责任可以由特别法规定,而消费者保护法就具有特别法的性质。[29] 所以被控售假者的主观状态是无需考虑的。

澳大利亚法学家在解释商业法第52条时持有同样的观点。正如R·米勒(Miller)教授指出的:“依照第52条,被告的内在意志是无关紧要的。需要关注的仅仅在于该行为是否有误导性或欺骗性或者可能使人误解或受骗。”“如果一家企业被控在陈述过去或现在的事实中违反了第52条,该企业的意志状态是没有意义的,除非该陈述包含了该企业的意志状态。是否违反第52条取决于该陈述是否在事实上包含或传达了虚假的含意,而不取决于该企业的意图或信念。”[30] 福克斯法官指出:“故意不是必要的要素。……这种侵权行为更为客观,但是,在这里适用假设的理智之人的概念并非十分正确。一个人看着观众,或者他们中的一部分,……问他们该行为是否具有误导或欺骗性,但要提出的问题并不单单是他们(或者他)已被误导。该行为是否为误导或欺骗性是一个由法院决定的问题。”[31]

4.请求人的主观状态

从某种意义上说,消费者保护案件可以被看作是个别经营者与全体消费者之间的案件。可以恰当地说,特定请求人的主观状态并不影响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的适用。影响其适用的不过是经营者行为的客观状态。也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该行为是否已使一般消费者产生误解?这一点是在经营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如果经营者的行为足以误导一般消费者,它就构成欺诈;即使特定请求人为“知假买假”仍是如此。反之,如果它不足以误导一般消费者,它就不构成欺诈,即使该请求人确实发生了误解也是如此。

这一观点已经为我国司法实践所采用,前面所述的薛萍诉北京燕莎友谊商城一案就是一例。从这一案件中可以归纳出来的处理方案是,如果经营者的行为不足以误导一般消费者,但是可能使个别人发生误解,就不能适用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这时,可以适用《民法通则》第59条的规定。[32]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民法通则》第61条的规定,其法律后果之一就是各方当事人应当将其由该行为所取得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至于因该行为所致损失的承担,则取决于当事人的过错和因果关系的状况。如果经营者有过错并且他的行为是损失发生的必要条件,即使它不是请求人发生误解的充分条件,他也应当支付补偿性赔偿;反之,则应由请求人承担自己的损失。如果双方都有过错,他们就应按照其责任比例分担损失。 澳大利亚的经验可以为上述观点提供支持。米勒教授在一些判例的基础上总结说:“一个陈述,如果被任何正常的人在听了之后都不会当真,而某个愚蠢之人竟受其误导,对此应如何处理?一方面,对违反第52条的检验方法是客观的,普通法上的‘理智之人’检验法显然并不适合。另一方面,虽然请求人事实上受误导,但一般的理智之人在听到同样的陈述时却不会受误导,这样的情况也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对第52条的违反。”[33]

5.因果关系

一个经营者,如果他的行为足以误导那些具备正常注意的一般消费者,则他不得以请求人的故意或者疏忽作为抗辩。另一方面,如果经营者尽管有言辞不实或者据实未报的情节,但其行为还不足以误导具备正常的注意的消费者,那么,他就不能被认定为构成欺诈。在这种情况下,因过分疏忽大意而陷于误解的人不应受到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的保护。这里所包含的法律政策是,经营者的风险应当被限定在他们应该和能够预见并防止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的范围之内。

在澳大利亚,“在许多案例中,法院曾考虑应如何处理引起未尽合理注意而陷于误解者的地位。”[34] 例如,在一个涉及名称相同的餐馆的案件中,弗兰克(franki)法官表达了“过分愚蠢之人”不应受保护的观点。[35] 还有一个案件,其中有一位初级律师被认为是信赖了一份买卖合同所附的误导性的规划证书。在该案中,法院指出:“或许可以设想,在一个案件中,请求人是如此地疏于保护自己的权益,以致可以发现这样的事实,即被控陈述在当时情况下并不是他订立合同的真正诱因。在这样的案件中,虚假陈述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要素已经因请求人过失的介入而被切断。”[36]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商业法第52条中没有关于惩罚性赔偿的规定,证明被控行为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举证责任负担是由原告承担的。正如澳大利亚法院指出的:“若要索取赔偿,请求人必须证明被主张已蒙受的损失或损害是‘基于’违反该法的行为。”[37]

与此相比较,在中国,依照消费者保护法提出请求的人通常不承担这种负担;他只须证明自己在经营者实施欺诈行为的情况下已经为获得商品或者服务支付了价金。关于实际损失或者损害的证据通常是不必要的,因为双倍赔偿可能已经足够。当然,请求人可以获得超过双倍价金的赔偿,只要他能够证明自己确实蒙受了数额超过双倍价金的损失或损害。根据民法的原则,受害人有权就实际损失或损害请求充分赔偿。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适用关于民事责任的一般规定,尽管这种途径不如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所提供的途径来得便捷。

四、结语

毫无疑问,消费者保护法作为特别法,需要得到普通民法的支持,因此,对于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来说,民事责任制度中有关规则的协同是不可或缺的。这也许是困难的,因为特别法与普通法之间的歧异要通过法律解释甚至通过法律改革来弥合。另一个问题是,许多法官习惯于将民法的一般概念适用于当下案件,而常常忽略待适用的特别法规的规定中所包含的特殊法律政策。所以,应当更加经常地运用案例研究,并改进案例研究的方法。例如,由于大陆法系传统的思维方法一般是演绎法,在解释甚至创造法律规则方面,中国的法官不象他们的澳大利亚同行那样的活跃。由此不难理解,在澳大利亚,对商业法第52条的解释总是来自司法实践,而相反地,在中国,对消费者保护法第49条的解释大多出自学术研究。

(原载《法学》1998年第3期,P. 22~28。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1998年第6期转载)

在南京大牌档员工服装要求

1、夏季着装规范,男员工上装可着一色短袖有领衬衫,可不系领带,下着西裤、商务休闲裤,并穿皮鞋或既不露脚趾也不露脚跟的皮凉鞋,男员工须将衬衫下摆扎入裤内,女员工上装可着一色短袖有领衬衫,下着西裤、深色一步裙、商务休闲裤。

2、春、秋、冬季着装规范,男员工上装穿长袖有领衬衫,打领带,外穿黑色西装,下着西裤或商务休闲裤,穿深色皮鞋;着装内可以穿低领毛衣(颜色不做强制要求,连帽毛衣不得穿着),毛衣必须穿着于衬衫之外,并将衬衫领子完整翻在毛衣外,男员工须将衬衫下摆插入裤内,女员工上装穿浅色长袖有领衬衫,或浅色长袖翻领T恤,外着黑色西装,下着西裤、商务休闲裤,深色牛仔裤。着装内可以穿低领毛衣(颜色不做强制要求,连帽毛衣不得穿着),毛衣必须穿着于衬衫之外,并将衬衫领子完整翻在毛衣外。

3、公司员工未按照本制度要求着装的,行政服务管理中心将给予20元至50元的处罚,罚金将纳入新网讯基金,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行政服

务管理中心负责解释、执行本制度。南京大牌档南京大牌档始创于1994年,是南京人展示独特金陵菜系的古典饭店品牌,在秉承原新街口南京大排档之浓郁民俗风格基础之上,又有创新和升华,数百种民厨小食,田园时蔬,家常烹煮,口味地道。

南京路上的食品老字号有哪些啊

“湖水名笔”——老周虎臣笔厂

“好个张小泉”刀剪总店

江南墨苑——“曹素功”

数百年的茶叶老店——“翁隆盛”

老店呈春颜——吴良材眼镜商店

饮誉杏苑三百年的雷允上药店

永葆青春的“童涵春堂”

“酒祖宗”和“蟹大王”——王宝和酒家

美名远扬的松江余天成国药号

长盛不衰的鼎泰丰纸店

上海参业元老——阜昌参店

店老茶茗新——程裕新茶叶店

姑苏茶食誉沪上——上海苏州采芝斋食品商店

沪上唯一一家熟火腿店——“北万有全”

四季飘香的邵万生南货店

百年老店“王仁和”展新颜

食疗俱佳的城隍庙梨膏糖

糟味香浓的老大同油酱商店

融观赏和食用于一体的糕点——五芳斋点心店

负有盛名的“筵席酒家”——“鸿运楼”

货真价实的老店——葆大参行

南北腌腊名店“万有全”

寿星店——“老介福”

衫袜大王——“南洋”风云录

酱业巨头万升酱园

上海最早的室内菜场——福州路菜场

唯“真”独尊的老正兴菜馆

上海参业“四大户”之一的德昌参店

百年兴盛的“亨达利”

闻名海内外的南翔小笼馒头

上海最早的菜场——宁海东路菜场

特晒酱油数“钱万隆”

“鼎丰腐乳”四季飘香

上海铜响器商店响彻中外

末科榜眼题匾的杏花楼

宁帮特色——三阳南货店

剪裁春秋二百年 名扬四海“王大隆”

副食品大世界——八仙桥副食品商场

上海唯一的乐源昌铜锡五金店

江南药王“胡庆余堂”

“扇子大王”王星记扇庄

人称“老饭店”的饭店

摄影者的知音——新光光学仪器商店

为苦恼人带来欢笑——永青假发商店

经营工业玻璃的鼻祖——上海光芒玻璃商店

鹿鹤寿星传百年——蔡同德堂药店

擅制上海本帮名菜的“德兴馆”

南货名店“老同盛”

以卖带修以修促销的“亨得利”

上海最久最大徽帮菜馆——大富贵酒楼

异国风味在“德大”

集精点之大成的“沈大成”

声誉远扬的纱绳世界——黄浦纱绳五金商店

经营化学试剂著称的上海华美药房

味传南国的“乔家栅”

温暖万人心——三角地菜场

精品荟萃的艺术殿堂——上海工艺美术品服务部

“天衣无缝”的老日升织补店

求精的精益眼镜商店

申城饼干数“泰康”

陶器大王“葛德和”

历史悠久的“宝鼎”酱油

沪上第一家国人开的女子西服店——鸿翔时装公司

以“真”为记的“真老大房”

“利男居”龙凤礼饼誉申城

“蜜丸王”——京都达仁堂

工矿企业的益友——上海仪器商店

橡塑大王的今与昔——上海橡胶五金商店

镇扬风味盎然的老半斋酒楼

大而齐全的上海体育用品总店

“耄耋之年”话“东海”

帽业之冠“盛锡福”

“桂圆大王”——鼎丰桂圆南货店

文化用品的万花简——百新文化用品商店

四季鲜菜盛满篮——松潘菜场

颇有来历的店名——“鼎日有”

南方风味洪长兴羊肉馆

生机盎然的“冠生园”

善于经营的“协大祥”

全方位服务的江西北菜场

经营有方的长江日用杂品商店

科技的好后勤——长城科学仪器商店

瑰丽多彩的美丽华礼品公司

自成一格的上海食品厂

咀嚼老婆饼“源诚”五味兼

销精品精修理的上海钟表商店

先施公司与东亚饭店

儒林之友——“一文阁”

洁身休憩话“裕德”——上海浴德池浴室

巧夺天工的天真照相馆

国人最早开设的皮鞋店——中华皮鞋店

集全国玻璃精华的“光耀”

沪上闻名西式食品店——“凯司令”

时装之都——上海时装集团公司

昔日“永安”今日“华联”

足下生辉的“小花园”

五彩缤纷的国华瓷器商店

沪上第一家女子浴室——日新娱乐总汇

誉满申江的“食品二店”

美食连心的美心酒家

发扬传统特色的永隆食品商店

排骨年糕大王“鲜得来”

“得利”——自行车市场的开拓者

申城闻名的素食馆——“功德林”

香飘万里——广茂香烤鸭店

坚持质量第一的王开照相馆

多样化服务的茂昌眼镜商店

品种齐全服务周到的西康菜场

在竞争中成长的“宝大祥”

糟肴飘香的同泰样酒楼

风格独特的上海金门大酒店

名绣荟萃在“中艺”

“新新”美发日日新

制作可食“盆景”的三阳盛南货店

著名的宁式糕点三北茶食——叶大昌食品店

太平春得福 起花贵文章——恒大商行

近悦远来芳香扑鼻——悦来芳食品店

历经沧桑话“丽华”

广帮菜点奇苑——新雅粤菜馆

吃菜饭莫过于“美味斋”

同心同德 保安保康——同保康国药号

绒线大王——恒源祥绒线商店

“正章”洗染誉满城

雄踞上海滩的上海和平饭店

吃玩住一体化的大鸿运酒楼

创造环境优美的使者——锦艺装潢五金总店

施人容光焕发的上海美发厅

集腋成裘的“大集成”

以鱼鲜见长的聚兴园酒菜馆

西服王子“培罗蒙”

“三特”皮鞋数“华东”

沪上第一家副食品自选菜场——上海陕西北路菜场

运动之友——上海“三元”商店

双光眼镜“东方”特色

首创退货还洋的“小吕宋”

女鞋之冠推“蓝棠” 阳刚之美数“博步”

“青年派”西服的创始者——亨生西服公司

绣衣之圣——永泰服饰商店

有口皆碑“好吃来”

“古今”胸罩 女性天地

老店新姿再展宏图——春江百货商店

中医中药结为一体的“万寿堂”

鲜艳一新话“艳新”——艳新干洗总汇

鸭肫肝大王——稻香村肫肝商店

“虎啸”皮装添风采——第一西比利亚皮货公司

沪上老古玩店——上海文物商店

重道轻财话徐重道国药号

不尝城隍庙五香豆不算到过大上海

以独特风味见长的万和酱菜厂

蜚声中外的上海锦江饭店

翡翠世界——金银珠宝商店

首家华人开设的商店——“冠龙”

服务最佳的长征医药商店

水果行业的佼佼者——公泰果品店

苏帮茶食荟萃的西区老大房

项目全服务优的沪西裕华池

绿色生辉的群力草药店

国人自建自办的国际饭店

富有南国情调的新亚大酒店

集纸张之大成的汇丰纸行

飘溢异国风采的“老大昌”

法菜之王——红房子西茶馆

名副其实的全国土特产总汇——上海全国土特产食品公司

经营管理先进的普陀区第六粮店

经历不凡的顺风五金交电商场

宇宙有鹤鸣——上海鹤鸣鞋帽商店

颇有名气的俄式食品厂——“哈尔滨”

“天厨妙味”绿杨邨酒家

衬衫羊毛衫的世界——开开公司

闪闪发光的红星眼镜公司

保持贡品特色的“魁元斋”

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人民饭店

名扬五湖四海的“五湖”

吴淞饭店的鲴回鱼菜誉满申城

女性魅力尽在“朋街”

拍摄结婚照著称的中国照相馆

皮件大王——东海皮件总店

中老年穿着市场——“全泰”

上海市最大的熟食店——马泳斋熟食商店(东号)

独占鳌头甬江状元楼

昔日百乐商场今日市百九店

驰誉沪上的立丰广东土产食品商店

高堂尽鸿儒过往皆骚客——梅龙镇酒家

宁式茶食著称的大同南货商店

产品质量享誉全国——上海调味食品厂

“天下第一”的小绍兴凤冠鸡

弘扬民族特色的金龙丝绸精品公司

正宗京味的“燕云楼”

春风常在的四如春面馆

为中国布鞋增辉的“大美华”

以专为本的红歌电视机总店

高低调摄影独树一帜——上海人民摄影公司

纯正杭帮风味的西湖饭店

荟萃本帮糕点的高桥食品厂

“汽车医院”——星火汽车装潢配件商店

独树一帜上海卧室用品公司

生产的好后勤——上海市第六五金商店

世界皮件之窗口——“波司登”

五金数第一的“上海五金一店”

享誉国内外的南京美发公司

独具经营特色的企业——上海市贸易信托总公司

上海栗子大王“新长发”

服务一流的国际电视机商店

为病家排忧解难的民康中药店

晶莹透明的世界——新风玻璃五金商店

文明经商的文化用品企业——同大昌文化体育用品公司

与众不同的“大不同”

特色名店维也纳皮鞋店

海派京菜馆——凯福饭店

数九御严寒“中亚”送温暧

打扮“花朵”的巧匠——千秋童装商店

颇具特色的万象百货公司

信得过的华信科教仪器商店

特色衬衫的先驱——海达衬衫公司

待顾客如亲人的金刚美发厅

男士服装特色商店——启发西服公司

新潮发型在“沪江”

钢瓶和致冷剂供应中心——上海钢瓶商店

周到服务的富丽绸缎呢绒公司

颇有特色的春秋西服公司

上海“食品天地”——第一食品商店股份有限公司

开女装新潮之先河——新世界时装公司

针织品批发商业之最——上海针织品总公司

名扬全国的专业烟店——一中商店

全国最大的商业交电家电公司

全国同业之冠——上海文化用品总公司

百年沧桑话百货——上海百货总公司

善于经营的阔步鞋帽商店

优质服务在“上海四百”

全国最大的农资批发企业——中国农资公司上海公司

载誉海内外的上海扬州饭店

上海的卷烟总汇——中华烟行

纯正意大利风味的“天鹅阁”

以修理驰名的康歌电器行

开拓经营的上海市日用杂品公司

在开拓中前进的企业——上海市土产棉麻公司

实力雄厚的上海五金机械总公司

淮海路上的老“五星”

“麻辣世界”——川湘土产食品厂门市部

著名条头糕应市三虾面——上海沧浪亭点心店

广而告之的上海广告装潢公司

上海肉类商品供应的主渠道——上海市食品公司

男人的世界——上海人立制衣公司

果然“一定好”的一定好食品厂

蜚声中外的上海市“一百”

传统行业展新貌——上海市食品杂货总公司

服务独树一帜——上海黄浦机电公司

别具风韵的龙凤中式服装商店

江南艺苑——朵云轩

农业生产的得力助手——上海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

游“黄山”品名茶——黄山茶叶店

申城丝绸业一朵奇葩——上海绸缎商店

文明经商之家——长春食品商店

新村商场的先驱——曹杨商场

吞吐万方货物的大型企业——上海时运物业(集团)公司

友谊传五洲——上海友谊商店

新中国的医药总汇——上海市第一医药商店

瓜果王国——上海市果品总公司

飘香四海的崇明甜酒酿(上海市裕申酿造厂)

纺织品商业的龙头——上海纺织品总公司

经营规模巨大的企业——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公司

充满生机的再生资源企业——上海市物资回收利用公司

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特色企业——工农机械配件商店

全心全意为生产建设服务的企业——东风风动工具商店

妇女最佳购物场所——上海市妇女用品商店

久负盛名的专业商店——上海打字机复印机商店

中外旅游者的乐园——上海旅行社

继承发扬传统枫泾物产——金山县枫泾土特产食品厂

周渝民在《新天生一对》里面穿的衬衫是什么牌子的 在哪能买到?

那件灰色衬衫 是 MCS Marlboro Classics

一些商场就有卖啊,这是几个大城市的

SHOP LIST:

上海:

港汇广场、久光百货、南京东路353广场、东方商厦徐汇店、虹桥友谊商城、南方友谊商场

北京:

赛特商场、新光三越、翠微商场、双安商场、百盛

深圳:

金光华广场、益田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