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旅游装备三月份去宁夏旅游的装备

北京夏天西装定制多少钱-北京西装定做

踏足塞上明珠宁夏之前,做好充足的装备准备,将为您的旅途添彩。三月的宁夏,乍暖还寒,既有春日的暖意,也不乏冬日的凛冽,因此,兼顾保暖与透气,选择合适的装备至关重要。

保暖层:

鉴于宁夏昼夜温差较大,保暖层是不可或缺的。抓绒衣物以其出色的保暖性和透气性而著称,是理想的选择。轻便的羽绒服也可作为核心保暖层,在寒冷时提供额外的御寒能力。

外层面:

抵御风寒,一件防水透气的冲锋衣必不可少。其防风性能可阻挡寒风,透气面料又可排出汗液,保持身体干爽。连帽设计在沙尘天气或小雨中可提供额外保护。

内层面:

吸湿排汗的基础层至关重要,它贴身穿着,负责将汗水导离皮肤,保持身体干爽舒适。选择透气面料,如羊毛混纺或聚酯纤维,有助于调节体温。

裤装:

速干徒步裤或运动裤是宁夏之行的绝佳选择。其轻便透气,适合各种活动,从徒步到探洞。选择具有防晒功能的面料,避免强烈的紫外线伤害。

鞋子:

轻便透气的徒步鞋是宁夏旅行的必备单品。其坚固的鞋底提供支撑性和抓地力,应对崎岖的地形游刃有余。建议选择防水透气的型号,即便在潮湿条件下也能保持双脚干爽舒适。

帽子和手套:

帽子和手套在抵御寒风和紫外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选择保暖透气的面罩或围巾,保护面部和颈部。同样,选择透气保暖的手套,既可保暖,又可灵活活动手指。

背包:

一款舒适耐用的背包是旅途中的好伙伴。选择符合人体工学的背带系统,均匀分散负重。背包的容量取决于您的旅行时间和活动计划。对于短途旅行,一个30升容量的背包就足够了,而对于多日徒步,则需要更大的容量。

其他装备:

除了上述必备装备外,一些额外的装备可以丰富您的旅行体验。太阳镜可保护您的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手电筒则可在探索洞穴或夜间活动时提供照明。一个便携式充电宝可以确保您的电子设备在旅途中保持电量充足。

特殊考虑:

沙尘暴:宁夏偶尔会出现沙尘暴,建议携带口罩或面罩。

紫外线强:宁夏紫外线辐射强烈,请涂抹防晒霜,并佩戴遮阳帽和太阳镜。

温差大:宁夏昼夜温差较大,请携带保暖层和外层面,以便根据情况增减衣物。

去津巴布韦旅游要多少钱?津巴布韦出门一般带多少?

当前位置地球上有这么多钱,我们需要出去晒晒。街道上放着桩。这个国家就是津巴布韦共和国。

津巴布韦是非洲东南部的一个国家,面积39万平方公里。由于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每个人都有很多钱。作为一个非洲国家,这里的工业比较发达,这里最有名的就是优质的鳄鱼皮。很多人来这里是为了这里的鳄鱼皮,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很多人来这里旅游。

1.津巴布韦出门一般都要带多少钱?

I我现在在津巴布韦。如果你在首都哈拉雷,它冬天,气温在10-22度之间。它早上穿一件毛衣,中午穿一件衬衫,晚上穿一件外套就够了。

夏天穿t恤就行了,多准备几件。如果要有商务活动,要准备好西装、领带、鞋子。它这里很精致。

2.去津巴布韦要带多少钱

1元约合9461350253元,约合94亿元。前者只有一个数字,后者有十个数字。可想而知汇率差距有多大。换句话说,只要我们有一元钱,我们就会成为津巴布韦的亿万富翁。

当然,这只是汇率的差异。津巴布韦货币不值钱,他们国家的商品自然特别贵。据说买一包零食要几百亿。这对当地人来说应该不陌生。毕竟目前津巴布韦货币的面值是一百万亿人民币。

3.津巴布韦买东西要多少钱

安提瓜和巴布达电子入境签证孟加拉国免签90天贝宁免签90天玻利维亚落地签免签90天布基纳法索免签柬埔寨落地签30天科摩罗落地签d科特迪瓦免签吉布提落地签多米尼克免签21天厄瓜多尔免签90天加蓬免签冈比亚免签格鲁吉亚免签加纳免签几内亚免签海陆免签3个月伊朗落地签30天肯尼亚电子签证3个月莱索托电子签证利比里亚免签马达加斯加落地签90天马拉维落地签30天马尔代夫落地签30天天马免签毛里塔尼亚落地签毛里求斯落地签60天密克罗尼西亚免签30天莫桑比克落地签30天尼泊尔落地签90天尼加拉瓜落地签30天尼日尔免签尼日利亚免签帕劳落地签30天菲律宾免签30天卢旺达落地签30天圣基茨和尼维斯电子签圣卢西亚落地签6周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免签1个月萨摩亚落地签60天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免签15天塞内加尔免签90天塞舌尔3个月塞拉利昂免签新加坡免签30天斯里兰卡电子签证坦桑尼亚落地签东帝汶落地签30天多哥免签突尼斯免签3个月图瓦卢落地签1个月乌干达落地签赞比亚电子签证津巴布韦电子签证澳门落地签30天

4.津巴布韦出门一般都要带多少钱入境

一枚面值100万亿元的津巴布韦货币,实际价值40美分,相当于人民币2.5元。津巴布韦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数学家。当他们出去买一片面包时,他们需要带一麻袋纸币。这种日复一日的训练自然使他们成为最好的会计师。事实上,津巴布韦货币曾经比美元更值钱。1980年,1金元可以兑换1.5美元左右。但是不到20年,2009年,用10的31次方新金元换1美元。今天,津巴布韦100万亿美元只能兑换成2.5元人民币。

:北京时间5.津巴布韦出门一般都要带多少钱

1:00,津巴布韦前晚7:00。

北京位于东区8,津巴布韦位于东区2。北京时间和津巴布韦时间的时差是六个小时,北京时间比津巴布韦时间快六个小时。

津巴布韦是非洲比较发达的国家,制造业、农业和采矿业是其经济的三大支柱。津巴布韦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良好。

6.津巴布韦玩一天多少钱

可以活两天。人民币在津巴布韦也是法定货币,可以直接流通。在津巴布韦,由于通货膨胀的巨大影响,津元迅速贬值,根本不值钱。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价格也疯狂上涨。在津巴布韦生活,首先考虑的是吃和住。便宜一点的小旅馆两三百晚每人人民币/餐。在不考虑其他消费的情况下,如果算上每天两顿饭,住一晚,一天s消费在500元就要人民币,1000元可以活两天。这只是一般的消费水平。

7.津巴布韦用什么钱

今天有1亿津巴布韦币s外汇汇率,1津巴布韦币=0.0201元,换算结果为2011490.68元,200万元。当然,有价无市。

天津的ISO4217简称为ZWD。货币发行之初,一金元的价值高于一美元,汇率为0.68金元兑一美元。此后,随着国家的通货膨胀,货币急剧贬值;到2006年7月26日,其汇率已降至100万元人民币兑1美元。面对恶性通货膨胀,政府通过增加货币面值来发行货币,这导致了国家的崩溃美国货币。最高的时候达到了50万亿津巴布韦元兑1美元的恶性水平。

2019年11月,津巴布韦储备银行发行了首批新津元,从而结束了该国10年没有本币的局面。然而,由于迄今发行的新金元最高面额只有20元,在高通胀的形势下,市场上的现金短缺并没有得到缓解。

010-10:15至18小时

从上海到津巴布韦总共需要18个小时。从上海到亚的斯亚贝巴机场大概需要11个小时,然后从亚的斯亚贝巴机场到哈拉雷机场大概需要3-4个小时。运输时间大约是3小时。这是最快的一次,总共用了18个半小时。

最便捷的方式是从北京或广州乘坐津巴布韦航空经新加坡直飞哈拉雷,大约需要15个小时。北京和广州之间每周都有航班,所以你可以在网上查询。再者,从香港乘坐南非或国泰航空的航班到南非约翰内斯堡,再转乘天津航空、南非航空或英国航空的航班到哈拉雷。这是在天津航空公司开通直飞中国的航班之前。你要去的小区会从机场路过市区,在哈拉雷以南10公里左右。应该是工业区。注意,哈拉雷没有公交车。如果没有接机,就只能打车了。

字体世界上最大面值的货币是津巴布韦。最大面值100万亿金元。我来介绍一下它的历史。十年前,津巴布韦货币相当于台币,100津巴布韦货币相当于18元人民币。但是几年前,津巴布韦货币一直往下走。我同事第一次去津巴布韦,下了飞机换了100美元津巴布韦货币,也就是25,000津巴布韦货币。但是到了月底,25,000;津巴布韦货币被贬值到一美元,所以他们现在正在改变津巴布韦货币为了五美元。津巴布韦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亿万富翁不会与汽车、美女和房子联系在一起的国家。现在一千亿美元的钞票只相当于一美元。经济危机始于1980年,自该国独立以来,通货膨胀率已达220万%。2008年初,政府开始发行100万,500万,1000万,5亿,然后50亿,250亿,500亿。为了应对完全失控的通货膨胀,津巴布韦于2008年7月21日发行了1000亿元人民币钞票,但这样的钞票仍然不够买一条面包。高峰期是100万亿津巴布韦元=30美元=210人民币。2009年1月有报道称,津巴布韦将于近日发行一套世界上最大面额的新钞。这套面额超过一万亿元的新钞包括10万亿、20万亿、50万亿、100万亿津元四种。过去两年,一些富裕的津巴布韦人兑换了大量美元保值,汇率提高到政府的100倍;商店里商品的价格标签上,来不及换标签,以至于一件衣服上有10个左右的标签,标签价格从300万津巴布韦元一直涨到几万津巴布韦元;因此,人们不不要用津巴布韦货币买东西,而是用成堆的英镑来衡量货币的数量。

曾子墨的面试经历

大三那年,我决定结束自己每逢假期便溜回北京的懒散生活,而要利用毕业前的最后一个暑假,让自己的简历锦上添花、尽善尽美。然而10多年前,在投资银行找工作难,找暑期工更难,找提供给本科生的暑期工则是难上加难。我始终相信,有的机会是从天而降的,有的机会则是需要亲手创造的。于是,不论关系远近,也不论职位高低和资历深浅,我那些屈指可数的在华尔街工作的朋友,无一例外地都受到了我执著的“骚扰”。终于,我把几家主要投行的中国业务主管和人力资源主管姓甚名谁、电话地址都了解得清清楚楚。结果,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发出去的求职信绝大部分石沉大海,在他们语音信箱里的留言,也都杳无音信。“做过暑期工的不过是凤毛麟角,那么多没有暑期工作经验的人毕业后不也一样进了投资银行?”我只能像阿Q一样安慰着自己。

 然而,奇迹真的就这么发生了。

 两个月以后,柳暗花明:我竟然接到来自美林的电话,请我到纽约去面试。关于面试的故事我听说了许多,特别是初次面试,各种尴尬的场面时有出现。我的一个朋友,今天已经是某著名投资基金的董事总经理,当年面试时就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对白:招聘者问:“你为什么对Corporate Finance(公司融资)感兴趣?”朋友彬彬有礼地回答:“抱歉,我希望做的是Investment Banking(投资银行)。”对方又问:“我是在问你,为什么想做Corporate Finance?”朋友很奇怪,心想怎么又问了一遍,于是更坚定地回答:“我不想做Corporate Finance,我想做Investment Banking。”“难道你不知道Corporate Finance就是Investment Banking吗?”朋友顿时面红耳赤,哑口无言,悔恨自己怎么如此白痴。Corporate Finance和M&A(收购兼并)一样,都是投行业务的一部分,很多时候,人们会用Corporate Finance来泛指Investment Banking。

 通俗点说,他们那段对话好比就是:“你为什么对做公安感兴趣?”“抱歉,我希望做的是警察。”“我是在问你,为什么想做公安?”“我不想做公安,我想做警察。”

 我即将面对的是生平第一个面试,期待,兴奋,可想而知。我前所未有地严阵以待,将大家的经验之谈悉数记在心中:千万不能紧张,要落落大方,侃侃而谈。为什么选择达特茅斯,为什么愿意来到美林证券,答案一定要事先准备。

 面试前几天的《华尔街日报》必须仔细阅读,道琼斯、纳斯达克、恒生指数和主要的外汇汇率也都要熟记在心。握手的力度要适中,太轻了显得不自信,太重了会招致反感。手中最好拿一个可以放笔记本的皮夹,这样显得比较职业。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目光不能飘忽游移,只有进行眼神的交流,才会显得充满信心。假如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那就盯着他的鼻梁,这样既不会感到对方目光的咄咄逼人,而在对方看来,你仍然在保持目光接触。套装应该是深色的,最好是黑色和深蓝色,丝袜要随身多备一双,以防面试前突然脱丝……

 后来,我知道了投资银行的确有些以貌取人,得体的服饰着装可以在面试中加分不少。做学生时,我从来都是T恤牛仔,外加一个大大的Jansports双肩背书包。为了让自己脱胎换骨,向职业女性看齐,到了纽约,一下飞机,我便直奔百货商店Bloomingdale。Bloomingdale位于曼哈顿中城,里面的套装琳琅满目,每一款都漂亮得让我爱不释手。售货**也热情周到,伶牙俐齿地劝说我一件一件试穿,并在我每一次走出试衣间时瞪大双眼,对我赞不绝口。试衣镜里的自己果然焕然一新,看上去职业而干练。“您是只选一套呢,还是多选几套?”售货**甜美的声音让我从云端突然回落到地面。我这才意识到,我居然忘记了看价格。Bloomingdale的定位其实只属于中档,但是价格标牌上那一连串的数字还是让我望而生畏。毕竟,我只是一个依靠奖学金生活的学生。我试穿的那几套衣服加上消费税,最贵的有1000多美元,最便宜的也要500多美元。“买?还是不买?”我激烈地进行着思想斗争。“它们真的很适合你!”售货**好像也看出了我的困窘,努力作着最后的鼓动。

 这时,旁边的收银台突然来了一位要退商品的顾客。看到她,我灵机一动,立刻拿出了信用卡,态度之爽快,仿佛刷卡金额不是500美元,而是只有5美元。售货**笑容可掬地为我结帐、包装。她大概并不清楚,24小时后,等眼前这个对职业化装扮的自己甚为满意的女孩参加完求职面试,就会原封不动地把这套Ellen Tracy的西装退还给她,一分不少地收回那笔“巨额款项”。

 第二天,穿着那套似乎专门为我定制、却又并不属于我的深蓝色套装,我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地走进了美林的会议室。面对来自香港的两位银行家,半个小时里,我学着美国人的方式,滔滔不绝地自我推销,把自己说得像爱因斯坦一样聪明,像老黄牛一样勤奋,又像老鼠爱大米那样深深地热爱投资银行。握手告别时,在他们的脸上,我找到了自己要的答案:这个女孩,天生就属于投资银行。

 在美林度过的那个夏天,我并没有学会太多的金融知识或操作技能,但是,它却为我打开一扇窗户,让我欣赏到投资银行的美丽风景,并且从此立下志愿:我要真正成为华尔街的一分子。于是,四年级一开学,我便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一轮又一轮看不到尽头的求职面试旋涡里。和每一位忙着找工作的96级学生一样,尽管11月的达特茅斯早已是冰天雪地,我却在零下20多度的天气里穿着西装短裙和薄薄的丝袜,披着黑色长大衣,脚蹬高跟鞋,在汉诺威旅馆和教室宿舍间来来回回,奔走穿梭。

 汉诺威旅馆是投资银行来学校进行前两轮求职面试的地点。那阵子,那里天天爆满,每一层的走廊里都挤满了西装革履的学生,或站或坐,不安地等待着房间里面的人叫到自己的名字。

 投资银行的求职面试看上去层层关卡、危机四伏,但涉及的问题却多半是“老三样”。“讲述一下你自己的经历。”“朋友们会用哪几个词来形容你?”“为什么我们应该录用你?”无论提问方式如何变化,我总是喜欢亮出我的“自我表扬一二三四”,以不变应万变:我聪明好学,能够很快适应新的环境;我擅长数字和数学,诸多相关科目的A+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我勤奋刻苦,一周工作八九十个小时不在话下;我善于合作,是个很好的团队工作者。

 求职面试的时间再长,也长不过40分钟。人人都怕刁钻古怪的问题,我也一样。于是,一旦遇到“正中下怀”的提问,我就伺机大讲特讲,口若悬河,再不易被察觉地“延伸”到我悉心准备的其他答案,直至求职面试接近尾声,对方不再有时间也不再有机会来为难我。

 那年第一次求职面试,是和第一波士顿(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的一位副总裁。第一波士顿为我求职面试的那位副总裁看上去只有30岁出头。那天,他大概已经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端坐在酒店房间里那个并不太舒服的沙发上,马不停蹄地见过了十几名学生。轮到我走进去时,他早已满脸疲惫,连握手时的笑容都像挤牙膏一样勉强。“Ok,tell me about yourself.”不出所料,他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中规中矩。我微微一笑,神采奕奕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又有条不紊地将我的“一二三四”暗藏其中。

 副总裁斜靠在沙发上,边听边点头。第一个问题,我顺利过关了。“你怎么证明你善于团队合作呢?”我故意摆出一副沉思的'样子,其实,我的内心是在暗自得意。谁让我又碰到了一个押中的题目呢?不过,我不想让他看出我是有备而来。略微停顿了几秒,我按照设计好的思路,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我的“军旅生涯”。在北京念书时,我曾经先后两次到38军军训。这在中国算不上是出众的经历,但到了美国,却是傲人的资本。40多天的军旅生活,除了难耐的饥饿和沉积着黄沙的浑水,还留下了什么呢?没想到的是,4年以后,身在异国他乡,我却突然发现曾经让我叫苦连天饱受摧残的军训竟然变成了求职面试时的制胜法宝。

 面对第一波士顿的那位副总裁,短暂军旅生活中被饥饿和恶劣的卫生条件所掩盖的另一面,居然都在我脑海里重新鲜活起来。我活灵活现地回忆起在军队的大集体里,在团队成员的相互帮助下,我们如何在泥沙混杂的战壕里匍匐前进,如何在烈日当空时俯卧打靶,如何在黑得令人恐怖的深夜里轮流站岗值班,又如何在睡得昏天黑地时被哨声惊醒,迷迷糊糊地打背包,连滚带爬地紧急集合,再像残兵败将一般,翻山越岭“急行军”……听着听着,副总裁的身体坐得越来越直,原本无精打彩的眼睛也变得炯炯有神。那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当我走出那个房间后,即便他记不住我的名字,也一定会记住有个中国女孩,她曾经在中国军队里摸爬滚打。我还确信,只要被他记住了,百里挑一的第二轮求职面试我就一定榜上有名。果然,他一连说了三个“great”,才又接着问:“听上去你各方面都很出色,你有什么缺点吗?”“英语毕竟不是我的母语,所以和美国同学相比,我想,这是我最大的弱点。”我坦然应对,并没有遮遮掩掩,因为如果能化缺点为优点,化不利为有利,远比一味陈述自己的优秀更有说服力。“但是,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刚来美国时,我每天除了上课和打工,还要至少花一两个小时守在电视机前看新闻,为的就是练习英语。另外,虽然我在英文写作课上的成绩是A和A-,但我并没有就此停滞不前……”因为拥有接近3.9的学积分和在美林的暑期工作经历,我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几乎所有大型投资银行的初次求职面试;然后,凭借充分的准备和逐渐娴熟起来的技巧,我又在所有公司的第二轮求职面试中过五关斩六将,一次次地飞往纽约,接受最后的考验。

 进入第二轮求职面试,常常是应试者同时面对两个人提问,半小时后,再迈入另外一个房间,接受同一家公司另两位银行家的评判。两位考官,常常一个扮“好人”,一个扮“恶人”。与摩根斯坦利进行第二轮求职面试时,我就曾经成功地把“恶人”感化成了“好人”。那天上午9点,我准时走进约好的房间,两位男士早已经在那里等候。其中一人友好地站起来,热情地说:“子墨,你好。我是Mike,M&A的董事。这位是我的同事,Merchant Banking的经理,Rob。”一见Rob好似阴天的表情,我就知道,他一定是那个“恶人”。“为什么对投资银行感兴趣?是因为钱,还是因为喜欢接受挑战?”好人Mike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如同一份押中了50%的试卷,前一半在复习范围之内,后一半却只好临场发挥。比临场发挥还折磨人的是,这个问题让人左右为难:虽然无论对本科毕业生还是MBA,投行的起薪确实高于平均水平,但如果你的答案是钱,你会被看作“贪婪”,如果答案是挑战,又会被视为“虚伪”。

 我该怎么办?此情此景,我想我只能避重就轻,搬出倒背如流的老套路:“投资银行最吸引我的是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首先,我可以学习到很多技能,比如,评估资产价值,帮助企业融资,协助公司通过收购兼并来提高核心 竞争力和把股东价值最大化,还有谈判以及如何与律师、会计师一起创造出最好的交易架构;其次,投资银行集中了许多聪明能干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与他们一起工作,我一定会有收获;第三,美国经济高度发达,资本市场功不可没,我希望通过投资银行的工作,近距离地观察资本市场如何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又如何推动经济的发展。另外,我对投行感兴趣是因为我非常适合投行的工作……”设计这样的答案,“首先”是为了告诉对方,我了解投行的业务,“其次”是一半奉承一半真心,当然主要是为了让他们俩人高兴,“第三”是表明我还有宏观的视野,最后,之所以又把“自我表扬一二三四”加了进去,哪怕有些答非所问,是因为我不能放弃任何一个诠释自己的机会。而且,我必须为自己赢得时间,必须在滚瓜烂熟地背诵“台词”时,腾出一半大脑,认真地思考“钱和挑战”,我到底该如何应对。“做投资银行的确是很好的学习过程,但是钱呢?钱重要吗?”“恶人”Rob果然看穿了我的小把戏,将了我一军。“不能否认,投行的薪酬是有诱惑力的,但是如果以一周工作八九十小时来计算,分析员每小时的薪酬又能比在 麦当劳打工高多少呢?人应该有长远的目光,作为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工作,最重要的不是薪酬有多少,而是你学到了什么,能让你终生受益。”短短的几句话,我眼看着Rob的表情阴转多云,又多云转晴。我知道,我的左右逢源又帮我逃过了一劫。在一家投行的前两轮求职面试中,通常要接受五六个人的“拷问”,到纽约参加最后一轮求职面试,则要在一天之内至少见8个人。这么多轮求职面试成百上千的问题中,“钱”的问题并不算刁钻,Rob也不算最恶的“恶人”。

 参加摩根斯坦利的最后一轮求职面试时,一位分析员刚走进会议室,样子就让我颇为意外:他的衬衣袖子高高地挽起,领带歪斜着挂在胸前,双眼还布满了通红的血丝。面无表情地与我握手寒暄后,他不动声色地发问了:“如果你找到一份工作,薪水有两种支付方式:一年12000美元,一次性全部给你;同样一年12000美元,按月支付,每月1000美元。你会怎么选择?”我心里“嘭”地一跳,这人怎么不按常理出牌啊!我嘱咐自己千万别慌,刚要迅速回答,却又突然意识到,如果简单地说选择第一种,答案太过绝对了。

 我想,我不如搬出课本里的名词:“这取决于现在的实际利率。如果实际利率是正数,我选择第一种;如果是负数,我选择第二种;如果是零,两者一样。同时,我还会考虑机会成本,即便实际利率是负数,假如有好的投资机会能带来更多的回报,我还是会选择第一种。”说完这一长串的答案,我不禁有些沾沾自喜,因为我知道回答这类问题时,相对于答案本身,思考的过程更被看重。“一般人都说选择第一种,你还不错,考虑得很周全!”淡淡的一句点评后,他并没有就此罢休,“那实际利率又是什么呢?”“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幸好经济学的基础知识还没有完全荒废,我在心里庆幸。“现在的联储基金利率是多少?通货膨胀率在什么水平?”这一次,我真的被问住了!我实在想不通,我与他素昧平生,他何苦这么咄咄逼人呢?

 准备求职面试时,我就告诉自己要秉承一个原则:不懂的千万不能装懂,不知道的更不能胡编乱造。于是,我老老实实地回答:“对不起,我不知道,不过如果需要,我回去查清楚后,马上打电话告诉你。”后来,我的确听说过一个中国女孩为了表现自己与众不同,告诉求职面试她的美国人,说她的最爱是开 赛车。乖巧的东方瓷娃娃却热爱西方式的疯狂和刺激,这让从小就不说谎的美国人信以为真,神魂颠倒。然而,公司里的中国同事却一语道破天机,斩钉截铁地说这个女孩是在杜撰。结果可想而知,空欢喜一场的美国人发现,乖巧的“瓷娃娃”居然连驾照都没有,于是高呼上当受骗,而那个中国女孩,自然也无缘那份工作。那位分析员不依不饶又提出一个通常只有咨询公司才会问的智力测验:“9个硬币,有一个重量和其他的不一样,你用两只手,最多几次可以找出这枚特殊的硬币?”“三次。”我不服输地飞快回答。“还是9枚硬币,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两次就可以找出这枚特殊的硬币,这个条件应该怎么修改?”“告诉我这枚特殊的硬币比其他的硬币重还是轻。”

 当我再一次以飞快的速度给出了正确答案,他终于低声说了句“Good”,然后问,“你现在有没有其他投行提供的工作?一共有几个?是哪些公司?”笑容悄悄地爬上了我的嘴角,他的表情终于不再横眉冷对,提的问题也终于走上了正轨。据说在我的评定书上,他填写的意见是:不惜代价,一定要雇佣!

这种鞋应该叫什么?网上哪里有卖?有加分!

应该是马丁靴的一种吧

[编辑本段]简介

马丁靴从来都是次文化的象征、街头流行的鼻祖,是时尚文化不可或缺的符码。马丁靴坚固耐穿,即便它已经在脚下变得很旧很旧,还是依然漂亮,给人的感觉就似一位亲切的老朋友。

[编辑本段]来历

马丁靴充满了传奇色彩。早在1945年的德国,一位叫Dr. Klaus Martens的医生和在阿尔卑斯山滑雪,不慎摔伤了脚,在康复过程中,为了使自己走路轻松些,马丁斯博士和他的朋友设计了一种看起来很粗鲁,但非常舒适的靴子来穿。Dr.Martens 马丁靴最早是作为供给英国军队,提供制服的靴子和皮鞋,另外也是生产产业工人的工作靴。

[编辑本段]流行与发展

不出两年,这种设计便在德国注册,专为那些年老有腿疾或腰痛的德国妇女生产保健鞋。到1959年,这种鞋在整个欧洲都十分畅销。于是,Dr. Klaus Martens医生朋友他的朋友Dr. Herbert Funck决定把这种设计卖给英国Wollaston的一个企业R. Griggs,该集团在生工作鞋和军用靴方面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1960年4月1日,Dr.Martens(马汀.博士)于英国的Northamptonshire踏出了创造性的第一步。Dr.Martens(马汀.博士)首款推出产品就是8孔1460款式,本意是专为英国巡警而专门设计定制。

The Sex Pistols,The Clash,The Red Hot Chili Peppers……他们都穿马丁靴。连教皇保罗二世也穿着Dr.Martens为他订做的白色1460 Ankle Boots!Discovery还将马丁靴与可口可乐神秘配方,列入历史“发明大观”隆重介绍。

到了20世纪70年代,伴随朋克乐在英国诞生,和新纳粹主义的复兴,这个牌子的鞋子已经慢慢变成了摇滚乐的一个符号。 就好象看到一双VANS就会联想到板仔,和NEW SCHOOL朋克。Dr.Martens和GEROGE COX,ALL STAR,VANS,等等一样,变成了摇滚乐的符号之一。

来自英国的Dr.Martens目前大约有3000多个鞋款,其经典鞋款又英国警察和邮差都订制的Steep Cap。不过,最具历史意义的是以1960年4月1日生产而命名的Dr.Martens 1.4.608孔鞋。这双历经40多年没有改款的经典靴子从1960年开始,不断被不同的族群与文化视为表达自我的最佳利器。

2003年企业改组、2004年全球形象及店内风格同步更新,2005年则开始全面翻新商品阵容,从4月份首度推出的帆布靴开始,作为品牌年轻化的第一步。随后,Dr.Martens以字样大而显目的1460 Big Logo系列来延续火力。Dr.Martens 1460 Big Logo靴最大的特色在于:将1460经典八孔靴上,印上约45°倾斜的 Dr.Martens字样。而头字母D,足足有5公分那么大,一反其低调朴实的品牌哲学。尽管大的很醒目、大的很有特色, Dr.Martens天生反骨的叛逆特色依然未变,不同颜色的靴款搭配撞色的Logo,塑造出绝对抢眼的风格,当然也象征 Dr.Martens重振品牌雄风的信心与决心。

[编辑本段]时尚搭配

马丁靴是一种需要养的靴子,它的外形会根据主人而慢慢变化,因为皮的关系,马丁靴的材料非常坚固,并且很有弹性,长年累月的穿着会使靴子越来越配合主人的小腿。 所以每个人的马丁靴的形状到最后都不一样。

洛丽塔风格马丁靴古典穿法:随意的挽起一截裤腿,长短随便。 另外把靴子的高帮放了下来,鞋带穿到第7个孔或第8个孔,然后不用扎紧鞋带,随意系一下就好了,然后把鞋帮和鞋舌都翻下来。这种穿法就很街头的感觉,而且可以用垮裤来搭配,而不用像前面那样穿非常紧的裤子。

方法1:可以搭配黑色夹克和格子的MINI裙,是最传统和容易搭配的方法。

方法2:搭配雪纺的料子就很可爱,而且甜美度也能上升好多。

方法3:搭配可爱的紧身裤子和亮色系连身的裙等长款衫也是十分不错的选择。

方法4:可爱的骷髅COOL味十足,马丁靴个性立现。

方法5:搭配出类似KARE那种的PUNK个性味道十足的,搭配时候不要拘泥传统,很多款式的衣服都能融合其中。

方法6: 中长丝袜搭配马丁靴,早期的男性朋克族喜欢穿黑色的紧身裤和马丁博士靴,而女性们则喜欢穿廉价的网纹长筒丝袜和超短裙,现在的潮流则是很好地把这两者结合在了一起,而且色彩变得更加丰富和更加阳光。彩色的条纹长筒袜、印花的连袜裤、破碎的网纹丝袜都是现代朋克族少女们的最爱。在日本人气**《NANA》中,主人公娜娜就是一身黑色的长筒丝袜加靴子的打扮,帅气至极。[1]

乐队的夏天刘恋红西装在哪一期

乐队的夏天刘恋红西装在第三期。刘恋,1990年4月26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内地爵士乐女歌手,Mr.Miss成员,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年,刘恋与杜凯组成了Mr.Miss组合,并担任主唱。2010年,与在北京举行“爱上爵士”专场演出;2011年,参加东方卫视才艺表演类节目《中国达人秀》的比赛。2013年,先后举办了100多场专场演出。2014年,参加CCTV-3原创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的比赛。2016年,随Mr.Miss推出组合首张音乐专辑《先生**》。2017年凭首张专辑提名“第28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新人奖、最佳演唱组合奖、最佳专辑制作人三项大奖,并获得最佳演唱组合奖。2018年,刘恋入选了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2019年,随Mr.Miss组合参加爱奇艺原创音乐综艺节目《乐队的夏天》。2022年,刘恋参加《乘风破浪》第三季。

被估值20亿后,马东去哪儿了?

前段时间,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结束了。这是马东团队继《奇葩说》《乐队的夏天》之后,推出的第三档“自制节目”。

同样的话,马东在制作《奇葩说》和《乐队的夏天》时也说过,现在这两档节目热度减弱,唱衰声也不在少数。马东承认为此感到焦虑,但话又说回来:“焦虑是人生的底色,那每一个阶段焦虑的东西不太一样,不是一个很享受的事吗?总比你一辈子只焦虑一件事,要舒服一点吧。”

内容只有经典,没有权威。

做节目的过程对于马东来讲,就像一次徒步旅行。刚成立公司时,他带着全体员工到敦煌徒步团建,“也不知道意义是什么,单纯去吃苦了”。在沙漠中露天如厕时,马东百感交集。“抬头望星斗,低头见屎坑”的经历被他视为“最苦逼的事情”,当下他便发誓,此生再也不踏入沙漠一步。

然而当结束了最后几公里的行程,马东看着越过终点线不断挥手、欢呼的伙伴时,他改变了主意:“沙漠徒步可以继续进行。它告诉了我,别规定很长久的目标,就顺着事件本身的生命轨迹去发展,这一路的风景就是最大的回报。”

“我是那种会在奔波路上的人。”

差不多是8年前,马东和高晓松喝酒,上了饭桌菜还没吃两口,两人便对一个话题喋喋不休地讨论了几个小时。

谈话结束,高晓松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随口说了句:怎么不弄一个辩论的节目呢?

马东没接茬,第二天到公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叫来了牟頔——米未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说:“咱们弄个辩论节目吧。”

两周之后,牟頔带着几页PPT找上了他,“具体内容记不清了,光记得画面五颜六色的,和之前看到的都不一样”,也就用了几秒钟,马东通过了方案,而这个被“秒过”的项目,便是《奇葩说》。

上面的故事被马东反复提起。

每次谈到“爆款内容的产生”时,他都习惯以《奇葩说》的诞生为起点:

“决定去做的时候不知道它会成为‘爆款’,那只是我们的一个方向。”

这话说了和没说一样,但马东认为,这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提出《奇葩说》构思后,马东“神隐”了。他把相关工作全都留给了牟頔和她的团队,除了一些“大的方向问题”,他几乎不发表任何意见。

这种做法可以被理解为领导者的精明与果敢,但在马东的认知里,自己所传递的其实是一种自由:让大家做好自己想做的,很多事情就会水到渠成。

马东说,也是因为这条方法论,自己才能一路走到今天。

2012年,已经在央视工作了近12年的马东决定辞职。彼时他是“知名主持人”,刚刚导演了春晚,42岁便成为中层领导,“正是好时候”。

很多人对他的“出走”感到意外,“马东裸辞,与央视闹掰”的猜测也在人群中四散开来,听到传言时马东乐了:“谁说我是裸辞?我明明是穿着衣服从央视大楼出来的。”

有点玩笑的回应显然无法满足大众的好奇心,此后多年,“为何从央视离职”成了马东绕不开的问题,直到在接受金星采访时,他才说出了实情:

“我只是觉得,在中央台能做的事情,已经全部做完了。”

“做传播的人对传播方式的变化很敏感”,他觉得,自己可以再去“玩”点别的东西了。

很多事情都是一念之差。

就像突然“蹦”出来的《奇葩说》,离开央视对于他来说,也只是一个简单的想法。

在央视工作的马东

卸掉了体制内的身份,他在家里闲了几个月。那时候他天天去打高尔夫球,开始觉得趣味横生,但玩多了又觉得“挥球杆的动作跟锄地差不多”。

没劲,得去找点事儿做了,然后他就遇上了龚宇——某视频网站创始人、CEO。

那段时间,他们一个想找点事儿干,一个想找人干点事。两人坐在咖啡馆聊了两句,“感觉挺合适”,随后一拍即合。

2013年,马东成为视频网站的首席内容官。“首席”“内容”他都认识,但拼凑在一起,就有点迷糊了。

“那是我第一次明确地知道,原来这么多年从事的工作叫‘内容’”。出身传统媒体,他一度以为自己的工作只是“做节目”。

过去,电视台具有极大的话语权,“很辉煌,大家都对它崇拜得不行”。可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外界获取信息的方式逐渐增加,如何能快速抓住多数人的注意力,就成了“内容”的另一个含义,“网络刚流行时,电视台为了收视率,恨不得三句话骂一次街”。

从“做节目”走到“做内容”并不容易。

刚进公司时,马东一天需要参加十几个会,说是交流学习,但在他看来那更像是“洗脑”。一群在新媒体行业摸爬滚打了几年的人,用数据和技术轮番轰炸他的大脑,过程很痛苦,进步也非常明显。

在决策买下《康熙来了》《来自星星的你》《爸爸去哪儿2》等诸多现象级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独家播映权后,马东看内容的眼光被广泛肯定,只是距离“马东被肯定”,还差了一点。

马东转战互联网时,正是电视综艺的井喷期。《最强大脑》《中国好声音》《花儿与少年》,各大卫视今天还在问“爸爸去哪儿”,第二天不仅“爸爸回来了”,妈妈也成超人了。

然而再看互联网视频平台,一片寂。龚宇急得不行,天天催着马东策划一个“捅炸天”的节目。

《奇葩说》策划刚成型时,马东特激动,“把一群不说话就能憋的‘妖精’凑一起,屁大点事儿都能吵两个小时,最后还没有任何结果,这是多神奇的能力”。

他隐约觉得这就是“捅炸天”的方向。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看到了:

节目火了,创造了纯网络综艺节目的商业价值和内容营销的新高度,还一度被称为“网络综艺的鼻祖”。

在46岁那年,马东完成了一次“开天辟地”的壮举。

马东有一个朋友叫胡渐彪,打小就喜欢马季的相声。

《奇葩说》播出第一季时,他去参加了一期“踢馆赛”。录制现场,他看见了穿着苏格兰裙的马东,没认出来,直到比赛结束才被同事告知,那个“花哨且普通的胖子”,其实是马季先生的儿子。

再见到马东,众人的第一反应不再是“马季之子”,这事儿若发生在30年前,马东肯定很高兴。

1968年圣诞节,马东与相声大师马季成为父子。

这是一件别无选择的事情,“星二代”的身份没有给马东带来太多的快乐,相反的,从前很多时候,他都为此感到局促和不安。

“正走着路,突然就被一群人拽到砖垛后头,用手指着我的脑袋说‘来,说段相声’”,相同的事情反复发生,马东心里想:凭什么?父亲会说相声,儿子也一定要会吗?

婴儿时期的马东在父亲马季怀里

马东压根儿没正经学过相声,因为父亲觉得他“不是那块料”。

马先生桃李满天下,姜昆、戴志诚、冯巩、笑林、黄宏等人都曾是门下弟子。从前学艺难也苦,马季便日日将弟子叫到家里手把手地教本事,还包吃包住。

所以在马东的记忆中,儿时家中总是人来人往,“一个三居室,天天挤着7、8个人,尤其吃饭的时候,感觉人特别多。”

马季与弟子姜昆、赵炎

父亲教弟子学艺,马东好奇站在一边听,每当这个时候马先生都会将孩子撵到屋外,嘴里还反复念叨“去那边自己玩”。

不光不让学,在家里,父子二人连与相声有关的话题都不讨论。

早些年北京月坛有一发射塔,马季告诉儿子,铁塔发出的电波能让收音机接收到信号,这样大家才能听见节目。

马东不太理解,以为父亲的相声都是爬到发射塔上录音的。当时马季正和唐杰忠搭档,于是便问:“爸爸,每回录相声的时候,是您先往塔上爬,还是唐大大?”

父亲哈哈大笑,不搭话,也不解释。

马季与唐杰忠

年少不懂事时,马东也埋怨过父亲,觉着他天天忙着张罗别人的事儿,一说要帮家里人办事就躲,北京话管这叫“杵窝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姜昆在相声圈里出了大名,作为师父的马季想把徒弟从东北调到北京培养。为此马季放下身段寻了各种门路,嗓子都快说冒烟了,才把事儿办成。

好多年之后,马东进入电视台工作,有个领导想请马季吃饭,没说干什么,但肯定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把领导的意思转达给父亲,结果马季一口便回绝了,“哪能这么办事儿呢”。

日后再说起这段,马东的语气中更多的是敬佩和骄傲,“到今天我也是这样,朋友、同事的事儿一定尽力帮忙,但说到家里人的事儿,那考虑的就多了。”

马季、马东父子

和解和理解都是后来的事儿,当时马家父子间的“矛盾”持续了很久。

1986年,年仅18岁的马东,因为不想再被叫“马季的儿子”,坚决要到澳洲留学开辟自己的新天地。

拿到护照那天,马东极为兴奋。当时的友谊商店只允许持有护照的人进出,他就骑着自行车从前门进,后门出,“什么都没买,就为了显摆一下自己有护照”。

留学近8年,马东和父母未见过一面。后来马季到澳洲演出,他陪同到了现场,脱离了“儿子”的身份,他单纯以观众的视角欣赏父亲的相声,“第一次发现原来他那么厉害,他的演出那么好看”。

这是1993年,25岁的马东决定欣然接受“马季之子”的身份,他与这个标签和解了。

马季、马东父子

父与子的关系在马季步入晚年后变得异常亲密。

2004年,已经70岁的马季举行了告别演出,此后他离开舞台,将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家人。彼时,马东很喜欢和父亲闲聊,话题大多围绕着生活和没什么幽默细胞的母亲。

马东从未觉得父亲老了,因为老人家并不喜欢甚至抵触谈及有关“老去”和“亡”的话题。

有一天下午,马季和马东说话,用一种像是疑问,又好像肯定的语气说:“我是不是老了?”

记忆中,那是父亲第一次展现出疲态,马东不知该如何回应,他静静地望着父亲——两天后,72岁的马季去世。

相声大师 马季

这一天是2006年12月20日,38岁的马东失去了父亲。

老人家走得急促,事情发生时,他的身边没有任何一个人。

马东和母亲匆忙赶到医院时,父亲已合上了双眼,“面容很安详,没有遭罪”。在病床前站了一会儿,马东转身进了卫生间,把门反锁,坐在马桶上依靠着墙壁,静坐了很久很久。

“我其实是想通过这个方式,最后感受一下他的生活气息”,他说:“从来没有想过一切会这么突然,每个子女都希望父母 健康 长寿,可是……”

子欲养而亲不待,在父亲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马东都为此遗憾和自责。直到3年后,他在梦里再次见到了亲人,彼时父亲说:

“我今天才真正地走了,很高兴跟你做一世父子,有缘再聚。”

从那一天起,马东决定“放掉自己”。

“如果可以再见父亲一面,你会和他说些什么?”

马东想了想,然后回答:“没什么特别具体的事,只想和他聊聊天。”

马东是一个不太喜欢怀旧的人。因此他喜欢和年轻人玩在一起,日常最大的爱好就是“学会一样新东西”。

所以他很少回忆过去,异国留学时的辛苦、初入行时的窘迫,讲起这些他习惯了轻描淡写。他几乎不会主动提起父亲,因为一世父子,很多怀念的方式都比“说”更温柔、更有力。

马东在央视工作期间

金星曾问马东,是什么推动他不断 探索 新领域,他的回答是“好奇心”——这也曾是父亲教会他的。

在他的记忆里,父亲是一个很单纯的人,“会相信纸上印出来的每一个字,包括广告”。马季晚年时,曾在报纸上看过一则治疗糖尿病的广告,尽管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江湖骗子”的虚假,但他还是深信不疑。

那天,他坐着马东开的车,按照报纸上的地址找到了医院,隔着马路,马季望了望不远处破败的小楼,转过头和儿子说“不去了,回家吧。”

“想知道什么就一定要冲进去看看”,马东也时常这样做。

还在视频网站任首席内容官时,马东在网上看见了一篇短文。他认为写得不错,便火急火燎地联系到了作者,非要和对方面对面交流。

得知消息后,作者马不停蹄地赴约,二人侃侃而谈几个小时,决定要把文章改编成网剧,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那次见面后不久,马东从视频网站离职,网剧的构思也从此烟消云散。多年后,这段无厘头的会面被作者写进了书里,而那个人就是李诞。

在与马东一同录节目时,李诞讲起了此事,他指控马东为“骗子”,可马东已将此事忘得一干二净。

马东、李诞

2015年,47岁的马东离开视频公司,成立“米未”做起了老板。

当时《奇葩说》已经引起了现象级讨论,外界评价他自立门户的行为太急于求成,但就其本人来说,个中缘由和当初从央视离职基本相同:

“其实就是一念之差,觉得可以玩点别的了。”

因着《奇葩说》大获全胜,米未在成立5个月后便完成A轮融资,市场估值超过20亿,面对这一切马东表示:

“我只能说这个数字是合适的,其实还有更高的预估,毕竟投资方都不是傻子。”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外界以“在 娱乐 和知识的边界走钢丝”评述他,“精明的商人”开始取代过往所有标签,成为马东身上最新甚至唯一的注脚。

对于外界讨论的这种变化,马东部分同意。他承认自己为 娱乐 做了“产品”,可除了挣钱,更重要的出发点,是满足自身的好奇。

马东在公司没有独立的办公室,他和所有人一起坐在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闲暇时他喜欢观察人,碰上感兴趣的或者没见过的东西,他还会主动凑上前搭话。

有段时间,他经常看到一个女孩背着一把好像贝斯的乐器到处跑,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上班只为生存,音乐才是生命”的热血。

马东询问过姑娘琴的作用,对方说“玩乐队”。

对于这个回答马东不是非常理解,中国摇滚乐达到流行高潮时,他正在国外留学,钱包比脸还干净。为了赚取生活费,他去餐厅当过服务员,也在办公楼里做过保洁,甚至还清洗过袋鼠的睾丸袋,生存尚且困难,他也没时间研究摇滚。

玩乐队?他觉得自己需要思考一下。

极为巧合的是,这之后不久牟頔就找上了他。

此前牟頔进行了一场面试,面试者极为诚恳地说,自己很喜欢米未,已经到了自愿为它肝脑涂地的程度,但她不接受双休日加班,一年还要有一个月的假期,理由是“要参加音乐节和玩乐队”。

结果可想而知,面试没有通过,但这启发了牟頔,她对马东说“我们做个乐队节目吧”,这就是《乐队的夏天》最初的构思。

米未联合创始人、COO 《乐队的夏天》《奇葩说》总导演 牟頔

《乐夏》是一档近乎“去马东化”的节目。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马东进入电视台工作,先后在湖南卫视和央视推出了多档访谈类节目。马东将此视为自己“和 社会 呼吸的手段”,所以节目中也处处展现着传统媒体人的执着和崇拜。

他曾策划并主持过一档名为《有话好说》的节目。第一期讲述的故事,就是9个不务正业的“街溜子”自愿领养了一个女婴,生活也从此发生了质的变化。

在当时马东的价值取向里,这一类话题故事是深沉且具有巨大 社会 价值的,可问题也随之出现:矛盾和纠结被看见了,可解决方法呢?

他没找到答案,或者说在此类讨论中,根本不存在绝对的是与非。

《有话好说》马东(左 红衣)

入职央视后,马东又开始主持《文化访谈录》。相比地方台,央视对“尺度”的把控更为严格。所以那几年,他总是圆滑与周全的,就连同事也说,他没有从前锋利了。

2005年,郭敬明做客《文化访谈录》,当时《梦里花落知多少》涉嫌抄袭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这本该是被回避的话题,可在正式录制时,马东还是违背了台本,就抄袭一事对郭敬明不停追问:

“我没有办法想象现在22岁的你,胸中就有那么多创作方式。”

“你的话让我觉得真的了不起,以前的老作家要想写一本书,要深入生活很长时间,而你身为一名四川人,创造出一本北京味十足的书,只是跟周围的朋友聊一聊北京的事儿。”

访谈过程中,马东将《梦里花落知多少》的部分情节与语句和庄羽的《圈里圈外》作对比,随后留下一句“这么多细节上的一致,我不知道应该怎么解释”。

节目气氛瞬间降到冰点,郭敬明彻底崩溃,他近乎是用哭腔问到:“不是说好不谈这件事吗?”

最终,马东以“价值底线”结束了谈话,而这次“主持人当场怼哭嘉宾”的小概率事件,也恰好说明,他的圆润不是“磨平”,是隐藏。

在央视工作的马东

《奇葩说》的本质是“辩论”,对于马东来讲,这也是“锋利”的另一种延续。“节目里的很多辩题我在《有话好说》里就做过,本质没有区别”,只是换了一种更轻松的方式。

对比之下,《乐夏》就更柔和了,专属于马东的凌厉消失殆尽,他成了“全场唯一的BUG”。

相关数据显示,因基因缺陷,人类中有近3%的人,在七声音阶中只能听见5个,这一部分人被称为“天生的音痴”。

马东不同,他比较厉害,可以听见4个,是“音痴中的音痴”。所以他几乎不听音乐,手机里保存的也只有郭德纲的相声。

一不懂摇滚和乐队,二不欣赏歌曲和音符,即使这样,他还是决定启动《乐夏》的策划,原动力是好奇,“想知道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的人,他们的故事”。

做出决定后,马东及团队做了大量调研,从世界摇滚乐的发展到人均吉他持有率的变化, 历史 与数据结合,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个有 社会 基础,有故事,有话题的项目。

高晓松听说好友要做乐队节目,哭笑不得地说:“这不是捅马蜂窝吗?”张亚东也说“我们公司一共就签了两个乐队,他们在办公室里就能刚起来。”

马东听了反而觉得兴奋,因为像这么刚的乐队,自己找了31个。

痛仰乐队上台,他问人家成立20年,乐队的灵魂还是最初的那个吗?痛仰主唱高虎反问“哪个”?到了最后一期节目,他又问人家在节目中做过“最爽”的事情是什么,高虎回答“怼你”。

痛仰乐队主唱高虎:“怼你”

邀请朴树到现场做客,节目还没结束,朴树直接离场,因为“到点了,我岁数大了,得回去睡觉了”。

朴树:“到点了,我得回去睡觉了”

“怼得我胸口疼,问什么都不配合,全都是突发状况”,马东毫不掩饰主持《乐夏》的窘境,但他痛并快乐着。“接触了才知道,玩乐队的人都特别可爱,像神经病一样。刺猬乐队表演时把琴砸了,原因就是琴没调好,他生气了”。

《乐队的夏天》第一季海报 刺猬乐队

有一次张亚东因新版《New boy》落泪,录制结束后他觉得太失态,问马东能把那段掐了别播吗,马东说“当然不能”。这正是他想要的——真实,才打动人心。

张亚东落泪

在《乐夏》制作期间,很多人为马东担忧,都说这条路走不通,可他坚定地以为,“真正的好东西一定都是绝处逢生的,与其在旁边预判,不如冲进去试,干砸了怎么办?那就再干下一个。”有人说他不懂音乐,他同意,“但是我懂节目”。他告诉投资人节目是斥巨资打造的,对方不信,结果到了录制现场就傻了——马东把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音响总工程师金少刚请来了,“这得花多少钱啊”!

《乐队的夏天》第一季海报 新裤子乐队

马东和牟頔都曾在央视工作,为了《乐夏》的后期制作,二人时隔十几年后又钻进了机房,连续工作了16个通宵,过程很痛苦,但“内容就是集体智力的结果,溜光水滑,看起来都对,程序顺利,那肯定做不出好东西。”

首期节目播出后,马东上调了赞助费,投资人说他“鸡贼,光想挣钱”,他回复:“我知道现在世道不好,让你们挑选也很难,但是你们随便”。

紧接着《乐队的夏天》就成了2019年最“出圈”的综艺。

马东再一次尝到了胜利的果实,这一年他刚好50岁。

刚刚离开电视台时,马东曾接受过郭德纲的采访。节目中郭德纲说,早些年落魄时,唯有马季先生真心待他,不仅没有落井下石,还专门为“德云社”题字。

讲到过往和主流相声圈的恩怨情仇,郭德纲难免激动,见状马东问:“郭老师,等您老了,您能把这些恨都忘了吗?”

郭德纲回“那为最好”,马东笑而不语。

马季题字“德云社”

这大抵是一个不太记仇的人。

2000年年底,《有话好说》因内容敏感被要求停播,马东为此潸然泪下,没过多久就离开了当时所在的湖南卫视。前几年,《奇葩说》的部分节目也因同样的理由遭到“下架”,而彼时的马东,已可以平静地对广电总局写下感谢信,“谢谢审核机构让我知道节目内容的边界在哪里”。

从前在电视台工作,他喜欢穿深色套装,而这些年,他西装上的颜色和花纹变多了,许多东西也随之丰富与生动了起来。时至今日,马东仍是公司里唯一的“老人”,在他手下工作的几百号人,平均年龄不过25岁。

“挤兑老板”是公司的企业文化之一,可马东甘之如饴。他喜欢以“没话找话”的方式和员工交流,虽然多数时候,大家都没有要回应他的意思。

“这挺好的”,在马东看来这就是良好的工作环境,“我鼓励大家上班吃饭、睡觉、喝酒、玩 游戏 、打麻将,不然气沉沉的怎么搞创作呢?”

相比早些时候,马东松弛了许多。从前他抵触“星二代”,后来再讲起这个身份他说“不接受没有意义,仔细想来也是幸事”;

从前他崇尚理想和真相,如今他讲“就像辩论一样,有时不是非要一个结果,重要的是讨论的过程”;在央视工作时他严格到近乎苛刻,一个语言类节目就要反复审查多次。可自立门户后,他的口头禅变成了“都可以”。

没有员工见过马东发火的样子,所有消极的结果,都被他视为“试错的过程”。他会因为和同事的一句玩笑,便在雾霾天里穿着肉色连体衣“裸奔”,不介意别人用自己的眼袋开玩笑,他喜欢被顶撞、质疑、嘲笑,“要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这样才能获得更多”。

一个中年男人变得越来越不正经了,看起来也愈发世故了。

很多人以此断定他向时代和金钱妥协了,对此马东付之一笑:只有“对抗”和“愤怒”才能展现自身价值吗?

“我不是那么注重内涵,我最大的梦想,就是高高兴兴地把钱挣了。”